40年来,合肥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相继建成。
从分房到买房到换房,从追求面积到追求品质,从注重建设到建管并重,几十年来,合肥房产行业的变化过程展示了合肥发展的故事,展现了合肥市民的风貌,呈现了社会进化的轨迹。
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许道和在合肥房地产行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上说“一个城市发展最主要特征是房地产发展,建筑的变化非常明显,建筑中住宅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体现。”
从人均居住面积3.7平方米到35.9平方米
《合肥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5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住宅投资1095.45亿元,增长27.2%。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平方米。
要知道,合肥市最早一次住房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人均居住面积才3.7平方米,1985年,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7.2平方米,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上班是同事,下班是邻居”,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见的生活场景。筒子楼、单元房、福利房……到现在商品房的大规模兴起,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的“家”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从拥挤到舒适,从统一到个性,越来越大的家庭住房面积和丰富多样的户型结构,正是今天人们享受生活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制度,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仅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子。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穿过合肥的一些小街小巷,还能发现一些筒子楼的存在。
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1984年8月5日破土动工,1986年元旦竣工启用的城隍庙市场; 1984年9月开工,1986年10月竣工的七桂塘市场; 1987年11月动工,1988年12月竣工的花园街市场…… 一大批标志性的商业建设,都已经成为合肥的老地标。
1983年4月,合肥市首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合肥公司成立。1983年9月,合肥市长江路、金寨路沿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市城市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前身)成立。1984年9月,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以上3家公司为合肥市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合肥市先后建成西园新村、琥珀山庄、南园新村等数处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区,使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那时的住房已与现在的住宅比较接近,只是楼层往往不高,一般也没有电梯,装修费用比现在要便宜不少。
建立让人住有所居的住房制度
1998年,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分水岭。随着商品房市场化时代的到来,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合肥房地产市场也百花齐放,各大知名房地产企业都在合肥落地生根,竞争加剧。但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从卖房到建设租赁住房到多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7月,合肥市正式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二个住房租赁试点城市。随后,合肥市以极快的速度出台了相关文件。
合肥列入试点后,动作频频。2017年12月,合肥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市民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房源,也可以在平台上租房;2018年4月,合肥敢为人先,出台《合肥市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在全国首次对房东出租住房进行奖补。此外,出台《关于住房租赁试点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开始在集体建设用地领域有所作为。
近几年来,合肥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供给、需求、过程三端同步发力,土地、财政、信贷、价格四大政策集成运用,实施以限购、限贷、限价为中心的综合举措,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强力调控,连续20个月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房价环比不上涨”“价格指数不突破”“不再出现新地王”的“三控”目标,房地产市场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合肥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